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怡红院a∨人人爰人人爽,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東岳集團實行股權激勵 爭做“新材料”龍頭

發布時間:2014-06-06 來源: 環球塑化網 專題: 行業動態 打印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6月4日,“深化改革中的民營企業”網絡媒體山東行實地采訪了新材料領軍民營企業代表東岳集團。

  東岳集團創建于1987年,從38個創業者、兩臺被國有企業淘汰的舊轉爐起家,開始創業之旅。經過27年的艱苦創業,東岳集團已經成長為中國氟硅行業龍頭老大,亞洲最大的氟硅材料產業園區,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東岳集團黨委副書記李玉文表示,公司的進步離不開人才機制方面的創新探索,一大亮點便是“股權、期權、獎勵加提成”的人才激勵機制。

  實行股權激勵創新人才機制

  李玉文向記者介紹,公司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了四大人才機制,打造人才高地。其中一大亮點便是“股權、期權、獎勵加提成”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人才有財富有榮譽有地位,最先來東岳的科研人員,65%成為了科技富翁。這也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科技創新熱情空前高漲。

  李文玉解釋說,公司對業績突出的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和科技人員實行股權、期權激勵。關于獎勵方面,僅公司總結表彰會一個獎勵項目就為員工獎勵獎金達2000萬元,此外還有平常的獎勵。至于“提成”激勵,公司也在探索中。

  此外,產學研相結合,將公司的科研機構建在高校里,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借智發展,把新型環保制冷劑研究所直接建到了清華大學,在上海交大成立了東岳上海交大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與奔馳、巴拉德、3M、通用汽車等著名企業的研發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有200余名國內外行業知名專家進入了東岳的人才庫,真正實現了借智創新。

  東岳集團實行“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的人才引進機制。目前,公司已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院校引進180名博士、碩士、專家到東岳安家落戶。

  自主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東岳集團主要從事氟硅材料產業,全力打造了以新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為核心產業的氟硅高新技術產業鏈和產業群。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在新型環保制冷劑、氟硅高新材料、氯堿離子膜等方面,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替代,打造氟硅高新技術產業鏈。

  綠色環保制冷劑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東岳與清華大學自主研發的綠色環保制冷劑,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實現了對氟利昂的國產化替代,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目前,東岳綠色環保制冷劑達31個品種,生產能力已達40萬噸,居全球第一位,成為海爾、海信、美的、格力等國內外著名企業的優秀供應商。

  東岳集團的“新材料”主要是指氟、硅高分子材料。氟硅材料廣泛應用于軍工、航空、電子、建筑、汽車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還作為密封材料、潤滑材料和太空服處理材料,為包括“天宮一號”和神舟系列飛船在內的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司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拉長和延伸氟硅高新技術產業鏈,發展下游高附加值產品。

  用10年時間,建成了7.5萬噸單體和5萬噸“塑料王”聚四氟乙烯裝置,生產能力居世界首位,并向氟塑料、氟橡膠等高性能材料領域全面發展,達6大類80多個品種。東岳20萬噸“工業味精”有機硅和深加工項目,用五年時間躋身國內行業前三強。

  在“新能源”領域,東岳集團全氟離子系列膜材料世界領先。其中氯堿離子膜作為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和未來能源利用的世界性難題,幾十年來一直被美、日壟斷。東岳迎難而上,充分發揮氟樹脂基礎技術和產業大平臺優勢,與上海交通大學聯手攻關這一項目。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山東省高新技術一號工程舉全省之力支持下,8年磨一劍,攻克了這一世界級科技難題,徹底結束了我國氯堿工業受制于人的歷史,使中國氯堿行業從此有了“中國心”。

轉載請注明:轉載自環球塑化資訊 http://ahjyjcgs.com/news/
本文鏈接:http://ahjyjcgs.com/news/2014-06/288577.html
免責聲明:本文"東岳集團實行股權激勵 爭做“新材料”龍頭"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PVC123無關。環球塑化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如因作品版權問題需要處理,請與我們聯絡。電話:0769-38998777 郵箱:pvc@pvc123.com 新聞投稿 新聞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