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0日,福建以及江蘇聚酯聯合會分別發表聲明,對于當前PTA供應商擬單方面撕毀與客戶已簽訂的年度合約,試圖強制改變長期以市場定價的機制而以成本定價表示強烈抗議。
目前PTA生產廠家與聚酯工廠形成對峙局面,不排除下游聚酯工廠因虧損而加大減停產力度的可能。業內人士預計,PTA后市迷霧重重,上漲之路受阻,本輪定價機制改革或無果而終。
廠家減產保價市場迎強勢反彈行情
自5月中上旬以來,國內PTA市場呈現出一波較為強勢的反彈行情。截至6月10日,PTA現貨價格從5月9日的6000元(噸價,下同)一路漲至7000元附近,漲幅高達15%以上,創近4個月以來的新高。
此前,PTA市場低位運行,廠家盈利空間喪失,無奈減產保價。PTA裝置開工率迅速從82.5%一路滑落至目前的60%左右,減產力度超過3月下旬。而挺價效果立竿見影,下游的剛性需求消化了PTA前期積累的社會庫存,價格也迅速上揚。
強推結算改革遭聚酯企業強烈抵制
為轉嫁風險,5月底,國內PTA龍頭生產企業逸盛聯合翔鷺、恒力、計劃改變與下游客戶合約結算模式,結算價從原先現貨均價+折扣+運費+承兌貼息改為PX成本+720元,推行成本定價機制。
對此,一位聚酯企業主管人員表示,PTA工廠減產挺價無可厚非。但強勢推進結算機制改革,把連帶PX的市場風險轉嫁給下游廠家讓人難以接受,尤其是單方面改變已經簽訂的合約,更有違商業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