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消息,吉林市政府與北京化工大學(以下簡稱“北化”)簽約,正式啟動戰略布局、項目研發等合作。此前,吉林市已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科研院所成功開展校地合作。
吉林市號稱“化工城”。吉林石化與北化在人才培養及引進上已有多年“校企合作”。圍繞吉化上下游做文章,拉長地方化工產業鏈——吉林市為此將原來的校企合作做大為“校地合作”。雙方的科技合作初步定在“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醫藥中間體”和“聚氨酯”產品研發領域。
北化校長譚天偉率專家組一行走訪了吉神化工、大宇化工等企業。專家們建議吉林市利用吉神化工生產環氧丙烷的資源優勢,積極開發本省汽車工業所需的下游產品,如聚氨酯彈性體、膠粘劑、密封膠等汽車用化學品。吉林市現在還有環氧乙烷原料優勢,下步可上馬“多功能表面活性劑”等新產品。譚天偉表示,吉林市所提校地合作內容很詳細。以后,雙方將每年組織學術交流、技術成果推介等活動,并在具體項目落實及完成時間等事項上再細化。
雙方還擬在吉林化工園區建“北京化工大學吉林生物化工及新材料研究院”。吉林市將提供3000平方米辦公試驗場地,并投入相應支持經費。吉林市市長趙靜波說,吉林市近幾年在校地合作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而合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今年4月,吉大校長李元元走訪吉林化纖,得知化纖生產竹纖維的副產品 ——“木質素”全部被扔掉后,提議將其研發利用。現在,吉大有關“提高木質素利用率,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的課題已深入推進;6月,吉林康乃爾化工向吉大捐贈1億元用于新體育館建設,雙方以此拉開技術合作序幕;日前,市里還舉辦了“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科技成果推介會”,為市里的化工企業提供新技術。
眼下,吉林化纖與中科院正聯合進行t400穩定運行和t700級碳纖維原絲技術及低成本、大絲束生產工藝的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