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塑化網(wǎng) www.PVC123.com 訊:
“乙烯原料成本高”這個月度經(jīng)濟活動分析會必講的內容,讓齊魯石化烯烴廠副廠長王吉平發(fā)愁了好幾年。“烯烴廠效益上不去,公司化工板塊虧損,跟乙烯原料成本高很有關系。”王吉平覺得“乙烯原料成本高”就像包袱一樣,沉甸甸的壓在他的身上。
2014年,齊魯石化將乙烯原料優(yōu)化作為化工扭虧脫困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司領導掛帥牽頭乙烯原料的優(yōu)化工作,乙烯原料優(yōu)化成了公司八大攻關項目的重頭戲,十大工程中的裂解爐原料輕質化改造也拉開了降低乙烯原料成本帷幕。直到年底,作為工作亮點,公司總經(jīng)理凌逸群在經(jīng)濟活動分析會特別提出“扭轉了乙烯原料成本高的局面”,王吉平才卸下了心中的包袱。元旦剛過,王吉平就算了一筆賬,2014年噸乙烯原料平均成本為5281元,比2013年少了近250 元,僅原料一項,成本就降低了6億多元。
“要想降低原料成本,首先自己心里得有本明白賬。”王吉平介紹說,“說白了,原料優(yōu)化就是要選擇性價比好的原料,產(chǎn)出盡可能多的高附加值產(chǎn)品。”對于乙烯裝置來說,輕烴就是王吉平所說的“性價比好”的原料。他們對輕烴原料做過專門的測算,其高附收率在64%左右,相較石腦油、尾油等重質原料,高附收率要高出4個百分點。“而且輕烴價格還便宜,雖然石腦油隨著原油價格一路走低,但是和輕烴比起來,其邊際貢獻還要少很多”,王吉平說道。
不過,擺在烯烴廠面前有兩大難題:輕烴裂解爐偏少以及輕烴資源不足,拖了乙烯原料優(yōu)化的后腿,裝置增效潛能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2014年,和公司相關專業(yè)部門一起,烯烴廠經(jīng)過深入調研論證,決定在裝置設計能力極限范圍內,改造兩臺液體裂解爐,為乙烯原料輕質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2014年7月5 日,6號裂解爐停爐交付施工,輕質化改造項目正式拉開序幕。經(jīng)過60天緊張有序的施工,9月6日上午, 6號裂解爐實現(xiàn)一次投油成功。11月15日,5號裂解爐又實現(xiàn)了一次投油成功。兩臺裂解爐輕質化改造的完成,為增加輕烴原料的投入奠定了基礎。
為了避免出現(xiàn)“無米之炊”的尷尬,從9月份開始,烯烴廠一方面積極協(xié)調公司有關部門加大了輕烴原料的采購量,尋求青島、濟南以及石家莊的輕烴原料進廠,9至12月份,新采購輕烴原料25167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輕烴原料的不足。另一方面他們抓住公司煉化一體化優(yōu)化的有利時機,積極協(xié)調上游生產(chǎn)廠增加煉廠輕烴的進廠量,煉廠輕烴投入量每月都保持在1萬噸左右。2014年,乙烯裝置輕烴原料投入比例為16.09%,較2013年提高了2.38個百分點,為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為了給裂解爐尋求更充足的原料,烯烴廠不僅把眼光放在了煉廠2015年新增的8萬噸富乙烷氣和5萬噸輕烴上,他們還把“大網(wǎng)”撒到了數(shù)百公里外的青島。2014年12月13日,中國首個LNG項目在青島投運,在王吉平看來卻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青島LNG項目分離出的乙烷,這都是裂解爐的細糧。”王吉平說道:“我們派出員工承攬青島LNG項目,2014年下半年開始建設新的LNG乙烷接收設施,都是為了原料優(yōu)化做準備。據(jù)介紹,青島LNG項目每年可提供13萬噸乙烷,將極大地改善乙烯原料結構,提高乙烯收率和裝置效益。
“要想降低乙烯原料成本,把我們手中的原料用好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該廠生產(chǎn)技術科科長宮欽月介紹說。乙烯裝置原料有石腦油、輕烴等10余種,組分不同,其裂解深度也不一樣。借助裂解深度控制SPYRO軟件,烯烴廠每周都會模擬裂解爐的運行狀況,并結合在線色譜的分析結果進行對比,對各種組分進行分析和模擬評價,找出最佳原料配比和裂解深度。每月他們還會對乙烯原料的總量進行預判分析,優(yōu)化裂解爐的運行模式,最大限度減少混合裂解,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時,結合每周一次數(shù)據(jù)分析,烯烴廠對各種原料性質、邊際貢獻水平進行排序,實現(xiàn)了原料的價格與邊際貢獻直接掛鉤,用于指導原料的采購,有效的降低了采購成本。
“提高高附收率,提高乙烯產(chǎn)量也是降低原料成本的有效手段”,宮欽月介紹說。烯烴廠一方面抓好壓縮機流程優(yōu)化,穩(wěn)定裂解氣壓縮機吸入壓力在33千帕左右,保證了高附加值產(chǎn)品的采出。另一方面將后續(xù)裝置歧化異構化單元的富含乙烷、丙烷以及氫氣的尾氣回收作為乙烯裝置的原料,最大限度降低加工損失。 2014年,乙烯裝置高附收率完成60.94%,較2013年高附收率提高0.93個百分點,為乙烯裝置原料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