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油上漲和資金推動的影響,聚丙烯期貨自2015年12月底觸底反彈。今年3月至今,由于前期的上漲沒有得到基本面的配合,聚丙烯價格呈現高位寬幅振蕩走勢,振蕩區間在6600—7100元/噸,聚丙烯振蕩兩個月說明目前多空雙方的分歧比較大,市場正在尋找方向。以下將著重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論述未來聚丙烯價格朝哪個方向突破的概率較大。
新增產能集中投產 供給壓力顯現
近幾年是煤制烯烴裝置投產的密集期,由于2015年烯烴價格暴跌,導致了部分煤制烯烴企業推遲投產計劃,從而造成今年聚丙烯裝置投產集中。從今年年初市場預期的情況來看,今年聚丙烯的產能增速是所有化工品中最大的,產能增加361萬噸/年,增速達到20.76%.然而,近期市場公布的消息顯示,今年聚丙烯裝置投產期主要在集中在二三季度。其中,福建中景石化的35萬噸產能在3月已經投產;4月中煤蒙大的30萬噸聚丙烯裝置已經開車成功,后期將會大規模生產;神華烏魯木齊的30萬噸產能、寧波福基石化的40萬噸產能、廣州石化的20萬噸產能在二季度投產的可能性較大;此外,三季度還有206萬噸的產能將會投產。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國內聚丙烯的供給趨于寬松基本上已成定數。
從5月的情況來看,由于部分企業的聚丙烯裝置檢修,國內的聚丙烯供給略微趨緊。不過,前期檢修的企業已經陸續復產,目前只有神華包頭的40萬噸產能和中韓石化的40萬噸產能仍然在停車檢修中,并且也計劃在5月恢復生產,而且近期沒有企業公布停車計劃。因此,5月國內的裝置開工負荷將會處于高位,短期來看,供給對聚丙烯整個市場的影響也是趨于寬松的。
需求暫時沒有亮點 消費難有起色
由于聚丙烯價格上漲,企業利潤可觀,聚丙烯生產企業加大生產力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供需畢竟是“兩個人的事”,如果需求端出現了好轉跡象,價格的上漲也是可以期待的。那么近期聚丙烯下游消費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首先,雖然一季度的經濟數據表現不錯,但是整個經濟下行的趨勢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改變的,因此下游消費難有故事可講,特別是對于聚丙烯這種季節性消費并不明顯的品種,需求就更是很難出現重大的變化了。其次,從下游消費情況來看,目前的開工率都維持在高位,但是由于塑編制成品的價格處于低位,聚丙烯的價格卻處于相對高位,使得塑編行業的利潤被壓縮,下游企業備貨并不積極,基本上采取即買即用的策略。同時,共聚注塑行業的庫存充足,市場成交有限,只有占比較小的BOPP企業的接貨相對積極,所以聚丙烯此輪價格上漲并沒有得到下游消費的積極響應。此外,由于聚丙烯價格滯漲,近期下游企業以短單為主,更多的是在清庫,這導致近期的石化庫存出現了增加,而石化企業為了避免庫存上升,也通過降價讓利給貿易商的方式兜售庫存。
整體來看,由于二三季度新增聚丙烯產能的集中投產,后期聚丙烯供給壓力加大。此外,從目前需求端的情況來看,下游企業對于聚丙烯價格上漲的反應并不積極,因此需求端并不支撐聚丙烯價格上漲,短期追多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