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影響有多深?
貿易投資談判或遇挑戰,歐盟當前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對于中國至關重要。
從出口角度看,歐盟是中國第二大出口目的經濟體,2015年中國對歐盟出口3560億美元,其中對英國有596億,占比16.7%,僅次于德國。
從進口角度看,歐盟是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經濟體,2015年中國從歐盟進口2089億美元,其中從英國進口189億,占比9%。
從貿易差額角度看,歐盟是中國的凈需求來源,2015年中國對歐盟順差高達1471億美元。即使英國脫歐,對中國現有貿易的沖擊也是有限的。當前歐盟各國的平均關稅水平均為1%,處于很低的位置。考慮到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國際地位,即使英國脫離歐盟,歐盟和英國對中國提高關稅水平的概率也不大。
由于對中國存在高額的貿易赤字,歐盟一直希望中國推進投資和服務貿易的開放,也在和中國進行相關談判,所以未來中、歐之間的貿易會更加自由化,英國脫歐對中國貿易沖擊有限。
但未來中國與歐盟自由貿易、投資協定談判的進度或受影響。在歐盟內部,英國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推進者。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2013年就提出支持中國和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其它成員國認為中國應該首先對歐盟放寬投資和擴大服務貿易開放,然后才能簽訂自貿協定。
當前中國-歐盟投資協定談判在積極進行,一旦英國退出歐盟,將難以影響歐盟決策,中國與歐盟之間談判進度或受影響。
“德國制造”能夠安然無恙嗎?
德國作為歐盟重要的成員國,與英國經貿聯系密切。英國是德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僅2016年,英國就購買了約860億歐元的德國產品。英國還是德國機械制造業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去年的出口額達74億歐元。
德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施維策表示,去年德國對英國出口下降了3.5%,且大部分下降發生在6月份的“脫歐”投票之后。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報告也顯示,英國“脫歐”嚴重影響德國對英國出口和貿易平衡,2016年下半年德國醫藥業對英國出口下降19%,汽車制造業出口下降14%,化工行業出口下降11%,總體對英國出口額下降7.2%。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2016年下半年德國對英國出口下降僅是短期影響。科隆經濟研究所公布的報告顯示,受訪的2900家企業中,有90%認為英國“脫歐”對于它們沒有影響或僅產生較小傷害;僅有2%至3%的企業表示,英國“脫歐”將對其投資及員工造成較大影響,這些企業多在工業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