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塑化網(wǎng) www.PVC123.com 訊:
據(jù)中國商飛透露,目前C919 得到來自各方的訂單約570 架。其中,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租賃及建設銀行(5.940, 0.05, 0.85%)旗下的建信租賃分別持有50架,位居榜首;工銀租賃、農(nóng)銀租賃分別以45架居于次位。
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C919售價在5000萬美元左右。若以單價5000萬美元/架計,570架飛機,總金額達到285 億美元。
據(jù)預測,未來隨著C919 進入正式量產(chǎn),其市場容量有望超過1000 億美元。
目前來看,手握訂單總量高達70%的中國租賃公司將是C919能不能躋身國際商用飛機一流公司的重要因素。
C919銷售銷售的訂單來看,除了飛機租賃公司,還有航空公司。但航空公司在整個訂單所占比例非常小。這是因為航空公司處于考慮自身財務原因無力持巨資購買大飛機,另外一個原因是國際飛機資產(chǎn)是租賃租賃公司控制的。
從全球來看,大概有40%的飛機都歸租賃公司所有,而且這個比例一直都在上漲,國際航空協(xié)會(IATA)預測這個比例到2020年之后將突破50%。
分析人士稱,近些年,航空公司已不再熱衷于購買飛機,轉而傾向于租賃飛機。租賃公司在參于國際市場的同時,還可以助力國產(chǎn)大飛機走向世界,參與與波音、空客等飛機制造商的競爭。
中資飛機租賃業(yè)的崛起
一直以來,飛機租賃被稱為租賃業(yè)皇冠上的明珠。租賃公司青睞飛機租賃,主要原因在于飛機租賃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強力的政策支持;較高的利潤率以及較高安全性等。目前,全球主要租賃公司無一例外均在從事飛機租賃業(yè)務。
對于中國而言,很長一段時期處在“引進來”的階段,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航空租賃市場基本上是被國外的租賃公司所壟斷。
經(jīng)過近10年的努力,國內(nèi)飛機租賃業(yè)不但打破了外資對中國飛機租賃業(yè)的壟斷,工銀租賃、渤海金控(6.750, -0.19, -2.74%)、國銀租賃等一大批中資飛機租賃公司更是將業(yè)務觸角擴張至國外。
截至2017年3月末,工銀租賃飛機資產(chǎn)已超過1100億元,擁有和管理飛機540余架,機隊價值排名全球第五。
海航旗下渤海金控在連續(xù)收購Avolon以及CIT的租賃部門后,擁有的飛機數(shù)將超過900架。
根據(jù)國銀租賃的年報,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飛機組合共有403架飛機,包括192架自有飛機、11架托管飛機以及200架已訂購飛機(其中意向訂單65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