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從平安銀行流出的一封內部信出發,帶大家一窺究竟。
銀行系眼中的馬云,居然比不上一個保安
今天看似很牛逼的馬云和支付寶,當年卻不被銀行系所待見。無論當年的馬云如何上門苦苦哀求,銀行系一概視而不見。
可想而知,在當時那個網購還沒普及的中國市場,“支付寶”的構想與模式在銀行系看來,會顯得多么幼稚與可笑,他們甚至不愿意給馬云一丁點希望。
但是,在十多年過去后,銀行系居然不約而同地相中了一個保安,還紛紛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他們都要與這個保安的公司進行聯姻。這名保安名叫李實,他的公司正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盟大集團,而這個企業正在構建著一個不一樣的塑化產業價值鏈生態服務平臺——大易有塑。
▲李實
自2015年起至今,憑借大易有塑這個時代的尤物,李實已經成功與多家銀行達成了戰略業務合作。
據悉,連中國銀行方面也透露出,要與大易有塑達成戰略合作。
銀行系都在覬覦保安的豐厚嫁妝
其實,要說起大易有塑,2015年9月才正式上線的它是顯得尤為稚嫩。而一向自持財雄勢大的銀行系,對各行業也是苛刻慣了的,到底這樣一個稚嫩的塑化產業鏈服務平臺是如何收攏了銀行一系的心呢?
原來,雖然大易有塑上線時間尚短,但其在塑化行業來說卻已是一個老人,其以行業內著名的環球塑化網為依托,一出生便坐擁超過60萬家注冊會員的交易大數據無時不令人矚目。李實曾向媒體介紹道:“我在塑料化工這個行業深耕了15年的時間,轉型做塑料行業流通服務是在2010年。2015年我們做了大易有塑這個服務平臺,上線3個月就做到了20個億的交易規模,1年時間做到了100個億,我們計劃2017年實現300個億,2018年實現1000個億。”
▲大易有塑服務大廳
大易有塑以塑料原料為主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為主,并同時提供金融、倉儲、物流、保稅、代理進出口等全產業鏈配套服務,為會員客戶提供貫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一體化綜合服務,涵蓋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交易環節,可幫助客戶有效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截至目前,大易有塑在線交易額已破143億,其平臺交易品類有來自中石油、中石化、LG、臺塑、臺化、奇美、杜邦等多個品牌。
大易有塑一步步走來,其掌握的支付大數據巴羅萬象,甚至已成為連銀行系都想要紛紛攀附巴結的擎天柱。這就難怪,為什么其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攀升,甚至成為當下銀行系公認的理想聯姻對象了。銀行系需要大易有塑背后的大數據,銀行系無時不在覬覦著大易有塑背后這份豐厚的嫁妝。
銀行系說,我們不會再錯過它
對于當下資本市場的火熱程度,相信大家應該不言而喻吧,為了能夠在市場中保穩實力,銀行系也因此破天荒地選擇了與各大互聯網企業聯姻。而對于諸如大易有塑一樣的實力平臺,銀行系更是表示,我們不會再錯過它。
自從2015年6月2日后,銀行系便與大易有塑的這場聯姻風暴便拉響了沖鋒的號角。
▲興業銀行與大易有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平安銀行內部曾經流出這樣一份喜報,“本次合作,分行為大易塑化提供了全行業;領先的B2B賬戶體系,將為分行帶來可觀的日均存款以及大量的橙e價值客戶。”面對大易有塑那份日漸龐大的線上交易大數據,各大銀行趨之若鶩,甚至不惜放下紛紛放下原先高高在上的姿勢,爭相拉攏。
▲平安銀行流出的內部喜報
對于大易有塑,興業銀行東莞分行副行長李良忠曾經公開評價它,“我們看中的是塑化產業的電商化機遇,而大易有塑致力于成為塑化行業供需交易流通環節入口,其打造的閉環式塑化產業價值鏈生態圈,在沒有自營和撮合業務的運營模式下,卻能夠快速實現產業交易最大化,快速突破百億規模。”
據了解,目前在東莞做產業鏈金融的,還有以純相關的一些服裝行業,以及移動醫療電商等,但是像塑料行業這樣線上線下的互動,大易有塑是第一家。李良忠表示,“我們很看重這種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平臺大數據,可以為企業提供更高的信用。”
平安銀行東莞分行副行長王芳也曾表示,“現在產融合作可以通過數據流掌握企業上游下游的真實交易情況,加大風控。目前平安銀行60%以上的貸款在中小企業,按照與大易有塑合作的模式進行產業供應鏈融合,自動生成的數據可以幫助銀行掌握企業的運營情況。”
他,曾經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保安,但今天卻成了倍受各大銀行追捧的企業家。自從有了大易有塑,李實就注定惹眼。李實和他的大易有塑正如時下一輪當空明月,正用他們格外溫婉的光輝,源源不斷地輻射著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