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我國多地區化工原料甲醇價格已經突破了3400元/噸,經過本次行情的大幅上漲,甲醇整體價格對比10月中旬漲幅已經達到21.13%,本次上漲主要是因為冬季天然氣大范圍優先民用直接導致了原材料緊缺,而下游甲醛廠商年末檢修情況較為集中,而對于甲醛需求情況近期增長明顯,但是甲醛自身檢修期還沒有完全結束,這就導致了供應面緊缺。

龍頭廠商受益
從數據來看,目前甲醇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和新疆等地。甲醇的市場價格以及生產成本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征。從具體情況看,新疆地區成本大致在1300-1400元/噸,而山東地區成本大約2100-2350元/噸。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進行測算,每噸的盈利基本維持在1000元左右。甲醇市場價格處于高溫,使得甲醇生產廠商毛利率大幅提升。
甲醇價格從2016年底不到2000元/噸,目前已經上漲到了現在的3400元/噸,而且年漲幅目前已經超過了70%。從今年以來,甲醇生產廠商的利潤非常可觀。
從上市公司布局情況看,遠興能源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天然氣制甲醇企業,而且具備133萬噸/年的甲醇產能;新奧股份作為煤制甲醇龍頭企業,年生產量超過80萬噸,山西焦化擁有約4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甲醇生產裝置;華魯恒升甲醇產量大約70萬噸。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從2017年以來,多家甲醇類上市公司為了應對甲醇價格的大幅波動,開始涉足套期保值業務。以金牛化工為例,公司表示,受宏觀經濟影響,甲醇市場波動較大,為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對沖甲醇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下屬子公司擬利用期貨套期保值操作,進行風險控制,減少和降低甲醇價格波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價格創三年新高
月底國內甲醇市場超出預期上漲,多片區日漲幅在100-200元/噸,東南沿海局部地區連續上漲,相比10月中旬上漲21.13%。
冬季天然氣大規模保民用,供給甲醇制造廠的天然氣規模減少,是本次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王向紅稱。目前,從甲醇按生產工藝分類看,可以分為煤制甲醇、天然氣制甲醇、焦爐氣甲醇和聯醇甲醇。其中,煤制甲醇所占比例高達70%,天然氣約占20%。從全年看,甲醇價格大幅上漲,一方面與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導致供需平衡打破有關;另一方面原材料煤炭價格高企。
目前甲醇社會庫存處于低位、而下游需求已經在逐步恢復,也是本輪上漲的主要成因。業內人士表示,部分焦化企業限產工作已經開始展開,環渤海地區受環保限產影響較大。疊加廠商年末檢修期較長,市場呈現供應處于偏緊狀態,社會庫存處于較低位置。傳統下游方面,甲醛、二甲醚開工率都有所提升,需求情況會有一定改善。
具體來看,這波上漲由東南沿海地區傳導過來。甲醇下游廠商裝置檢修期相對集中,產能恢復期同樣相應集中。但上游甲醇檢修裝置重啟延遲,局部地區甲醇一直處于短期缺貨狀態,而且供不應求,這種現象蔓延到全國。
所以從短期來看,市場主要消化本輪上漲幅度為主。伴隨著天氣逐漸轉冷,西北地區甲醇廠商裝置檢修季暫時告一段落,供應量目前有一定增加。此外伴隨著北方地區冬季供暖環保限產的持續進行,下游化工原料甲醛廠商開工率也會回歸平穩,所以從供需方面看還是在短期內有望實現供需平衡。從長遠角度來看,價格很難回歸上漲之前的情況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