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建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穩步推進,水權水價水市場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得到深化,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和投融資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依法治水全面強化,現代水治理體系基本建成,水利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基層水利行業能力進一步加強。
廣西水利事業“十三五”仍處攻堅階段
據了解,廣西水利事業雖經過“十二五”快速發展,但“十三五”仍處在“補欠賬、強基礎”的攻堅階段,這個基本定位是廣西水利系統必須保持的清醒認識。2月1日,自治區水利廳廳長楊焱對記者表示。
為此,廣西水利將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著力抓投資、抓項目、抓完成,爭取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于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具體為到2020年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大江大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海堤達到國家防洪標準,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提高,重點地區排澇能力逐步提高,重點區域和城鄉抗旱能力明顯增強。
全區年供用水總量控制在30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低25%;全區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000萬畝,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以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全區新增供水能力10億立方米,城鎮供水保證率和應急供水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
基本完成現有11個大型灌區、68個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力爭完成一批一般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任務,新建一批現代灌區,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00萬畝以上,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00萬畝以上。新增農村水電裝機容量35萬千瓦。
主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水質明顯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縣級以上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態系統得到基本保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和濕地得到有效保護。持續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整治,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