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廢舊塑料以及塑料垃圾處理問題一直是塑料界的頭等大事,歷年來,塑料企業及相關環保人士為此幾乎達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2015年也算沒有辜負大家的一片苦心,環??萍冀K齊裝上陣。
環保科技或能解決廢舊塑料垃圾處理問題
“垃圾輪子”:日食25噸海洋垃圾
在巴爾的摩的Inner Harbor,有一臺名叫“垃圾輪子”(Trash Wheel)的太陽能設備,它可以在漂浮物涌入切薩皮克灣之前將其“吞食”。
自啟用以來,這個奇妙的裝置每天最多能用篩網和傳送帶收集25噸垃圾,并將其放入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箱內。這臺設備迄今為止已經俘獲了4萬個雜貨袋、8.4萬個塑料瓶和420萬個煙頭。
廢料技術:塑料垃圾變身潔凈能源
浙江朗坤科技經過8年研發,推出了“萬噸級混合廢塑料氣化制油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
堆積如山的塑料垃圾,只需通過一條傳輸帶“喂”入機器設備中,就可變成干凈的燃料油和其他產品。該技術核心是:將混合垃圾逆回收,在低溫無氧環境條件中,將高分子還原成低分子,有機物和金屬等無機物實現無損耗分離,最終形成固體碳、液體油和氣態不凝氣體,實現廢料的100%回收。
新型塑料袋:遇溫水即溶
濰坊華濰膨潤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款遇溫水即溶的塑料袋,與中科院、青島科技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成功突破了淀粉完全塑化技術,開發了具有優異生物降解性能的BMSC,并經過歐盟降解標準檢測認證。
該塑料袋的材料是膨潤土改性淀粉生物降解復合材料(BMSC),放入溫水中便會自動溶解成一些面糊狀物體,在自然界中也可以自然融化,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污染。
BMSC通過膨潤土的熔融插層工藝,利用特有的高效塑化劑對淀粉進行完全塑化,提升了淀粉的塑化性能,解決了BMSC復合材料熱塑加工性、制品成品性的技術難題。制備的生物基降解環料實現了注塑、吹塑、吸塑、發泡、雙向拉伸等多領域的全面覆蓋,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藥、化妝、食品、汽車、電子等領域。
美國SPDP技術:實現廢塑料袋循環再生利用
從美國引進并研發的塑料再生新技術——SPDP技術(Sorting Purification Drying Pelletizing),不僅實現了廢塑料袋(膜)的循環再生利用,有效緩解了“白色污染”問題,還開辟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多元化經營的新方向,增加了垃圾處理的經濟效益,減少了政府財政支出。
SPDP技術能夠智能化地從生活垃圾中分選出廢塑膜,再經過多重破碎、水選、純化、揉干、拉線、造粒等工藝,最終生產出高純度高質量的再生PE、PP塑料顆粒,其市場價格達 4200~5500元/噸,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十分明顯。
新型塑料:加熱1小時即轉換為GBL 狀態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塑料,只需將這種塑料放到 220 到 300 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加熱一個小時,就能夠將它轉換為 GBL 分子。一旦回到 GBL 的形態,聚合過程就可以在零下 40 攝氏度的環境中重新開始,單體分子將會形成聚合物鏈或者 3D 網格。
這種新型材料能夠完全回收再利用,不含有石油并且能夠被有機體分解,它能改變我們對塑料的使用和回收利用方式。這種新型聚合物由 -丁內酯(GBL)構成,這種物質還存在于強力膠清潔劑中。
生物降解塑料:一個月完成自然生物降解
巴西圣卡洛斯農業研究公司歷時兩年研發出一款新型塑料,可在一個月內完成自然生物降解,而傳統塑料在自然界中完成自然降解超過100年。
新型塑料在外觀上與普通塑料沒什么區別。該材料包含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及一些纖維素衍生物中的多種糖分子,且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因而具有通過平時消化糖類的微生物實現生物降解的特性,通常情況下一個月內便可自然降解。生產這種新型塑料比生產普通塑料所需溫度和壓力更低,因而生產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