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不振是聚烯烴目前最大的制約因素。下游開工率遲遲不見好轉,PP價格易跌難漲。
原油消費旺季結束
油服公司貝克休斯9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周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減少8個,至644個,為連續第三周下降;天然氣鉆井增加兩個,至198個。
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93萬桶,至4.5397億桶,市場此前預估為減少53.3萬桶。與此同時,煉廠原油加工量減少31萬桶/日,產能利用率下滑2.2個百分點。當周,汽油庫存增加137萬桶,至2.1876億桶,而分析師此前預估為增加81.9萬桶。 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減少209萬桶,至1.5188億桶。
美國原油產量下降,一度推漲油價,但市場對原油需求疲軟仍存在擔憂。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加工量與美國煉廠的開工率都在下降,意味著美國煉廠已進入檢修期,未來加工原油的量將減少,進而提升原油庫存。
檢修裝置較多,短期供給壓力減小
上周,聚丙烯裝置檢修損失量約在7.28萬噸,環比前一周的6.22萬噸增加17.04%。雖然蒲城和寧煤恢復開車,但新增茂名、石家莊、中海油殼牌等的裝置臨時停車,市場整體貨源有所減少。目前來看,檢修的產能中,PP明顯大于PE,PP供應壓力較小。
下游需求未見改善
其一,開工暫穩,但備貨一般。近期聚丙烯下游企業開工率整體穩定,塑編、BOPP、注塑開工率環比持平。雖然拉絲原油價格繼續下跌,但由于廠家訂單不足,備貨積極性不高,塑編企業開工率變化不大。BOPP 市場依然不溫不火,開工率維持低位。注塑企業備貨意愿不高,而新訂單連續性差使得開工率較低。
其二,石化各項利潤趨于下降。從石化整個產業鏈來看,價格反彈動力不足,各項利潤趨于下降,其中丙烷脫氫裝置出現小幅虧損。PP共聚-均聚價差再度回落,HDPE-PP價差位于高位。另外,PP粒、粉價差偏低且收縮,雖然粉料利潤較好,但對行情的支撐力度較弱。
策略研判與風險控制
下游需求較疲軟,使得現貨貿易商及生產企業信心不足;原料價格上漲過快過大,很難在短期內將漲幅順利轉嫁到終端用戶身上;國內石化企業9月檢修的裝置多在10月復工生產,而后期檢修裝置不多,時間不集中,且產能較小,不會在后期供應上造成太多影響;陜西神木和中煤蒙大兩套新裝置上馬,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PP頹勢難改。
風險控制方面,資金占比約為三成,依據下游需求情況來逢高建立戰略倉位,同時做好寬幅止損與戰略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