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索羅斯提議歐洲共同金融監管,推出歐洲存款保險,讓銀行直接得到救助基金,德國積極支持降低重債國借款成本的措施。
從表面上來看索羅斯退出金融江湖了,但是他的影響力仍然如日中天,1992年狙擊英鎊的經歷使人沒有辦法不相信他。美國總統奧巴馬6月1日稱,5月美國就業增長今年最慢主要"歸咎于歐洲",歐洲危機部分緣于沒有采取需要的措施行動。
索羅斯的預警、奧巴馬的抱怨,無非都是想督促歐元區的老大德國更多地讓步。但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表示,經濟整頓才是解決歐洲缺乏競爭力的唯一辦法。
歐元真的只有三個月時間了嗎?歐元對美元跌破1.25的重要關口確實說明了市場預期的惡化。讓我們揣測兩種極端的壞情形,一是希臘等國相繼退出歐元區,最終歐元區分崩離析,這對于德國而言,好比鈍刀子割肉,一刀一刀都很疼;二是德國主動退出歐元區,讓強勢馬克回歸,可是脫離歐元區受傷害最大的也是德國,德國銀行囤積的大量邊緣國歐元債務將大幅減記。
還有種相對較好的可能性,那就是歐元區走向大一統。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本周呼吁歐元區成立新的財政機構。盡管有人擔心這將回到曾經的德意志帝國時代。但在當前,很顯然穩定比主權更重要。
有機構給德國算了筆賬,若是維持歐元區統一的代價是5790億歐元,占德國GDP的22.5%,而歐元區破裂的損失是1.31萬億歐元,占GDP的
拯救歐元區,政策寬松也被認為是方案之一,恰好本周是全球央行議息潮。
上周巴西降息50個基點至8.5%,創歷史新低,這是2011年8月以來巴西連續第七次降息。6月5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再次降息,當晚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還舉行了緊急電話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歐洲債務危機。
巴西、澳大利亞降息之后,市場對全球央行寬松預期再度升級,尤其是對歐洲央行。但6月6日晚,歐洲央行宣布基準利率維持在1%不變,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去年11月上任后曾降息兩次,此后至今的六次會議均維持1%基準利率不變。
給市場一些安慰的是,6月7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6月8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這是中國三年半來首次降息。與此同時,央行調整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這可以視為利率市場化正式起航。
關于央行降息效果,市場分歧很大,有認為降息無助于改善經濟下滑的現狀;也可說此次降息伴隨著貸款基準利率可下浮八成,等于無形中降息3次,彰顯了國家穩增長的決心,是全面放松。
中國人民銀行的意外提前降息,讓歐美市場大振,但還是6月7日晚,美聯儲并沒有宣布寬松計劃。此前,美聯儲連續八次FOMC政策會議都表明,除非再次出現系統性經濟崩潰,不會有新的QE,一再強調會將0~0.25%的利率維持到2014年。
市場一直對QE3抱以熱情期待,但從地緣乃至貨幣戰略上講,在歐元危機深化之時、美國國債受追捧之時,美聯儲是沒有必要自亂陣腳的。
其實,當前全球產能也是嚴重過剩的,新左派經濟學家羅伯特·布倫納認為,制造業利潤的長期降低趨勢導致全球進入長期衰退。從這兩點來看,全球所面臨的風險是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