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宏觀弱勢、進口煤依然充足等負面變量的影響,反彈高度將受到壓制。預計期貨市場價格重心可能抬升至1120-1150元/噸附近。在供給相對缺乏彈性的情況下,10月份焦煤焦炭市場年內周期將表現的更加明顯,預計需求回暖和救市政策的密集出臺將主導未來一段時間煤市節奏。
在經濟下滑疊加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從大邏輯看,焦炭市場難以出現大的做多機會。但從短周期走勢看,市場階段性補庫存可能提升短期需求,煤價將出現階段性的小平臺回升。
第一部分宏觀經濟分析
一、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2014年四季度,經濟走勢主要由取決于地產調整和政策放松之間的角力。地產調整帶來下行壓力,政策放松帶來邊際改善。由于政策放松主要是對增長下行壓力的回應和對沖,因此不太可能通過大力度的刺激來提高經濟增速,因此總體上經濟增速將呈現平緩的下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僅6.9%,比2008年11月的5.4%和12月的5.7%略高。數據下行,顯現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工業增幅放緩同步拉低社會用電量量。
房地產、汽車消費以及融資等領先指標均有所下行。總體來看,經濟企穩道路并不平坦。而房地產依然是拖累經濟的主要因素。目前,國內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在13%左右,加之經濟結構調整周期,難以實現基建投資大幅增長以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的造成的固投增幅放緩風險,最終導致煤焦鋼需求受壓。
在經濟調結構大背景下,國內煤炭市場需求將受到抑制??梢灶A測,未來數年煤炭的消費基數增長將非常有限。因此,從大周期看,煤焦鋼市場難以出現大的反彈。但從短周期走勢看,市場階段性補庫存可能提升短期需求,煤焦價格由可能出現階段性的小平臺回升。
二、政策利好提供支撐
(一)劣質煤限制進口有利于提升國內需求
2014年,隨著國內煤價持續下跌,國內煤價的大幅下跌使得進口煤和國內煤價格差日漸趨平,國內電企以及貿易商進口煤炭積極性大幅減弱。從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8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降至1886萬噸,環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經連降六個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擴大。
8月份,進口煤當月同比增速降為-5.3%,增速創38個月以來新低。日前《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根據《辦法》規定,從明年起,劣質煤進口將受到限制,進口煤對國內煤炭市場的沖擊將有所減緩。
(二)行業救市政策助推煤價企穩反彈
為緩解供需過剩及行業低迷的困境,8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局聯合下發特急明電《關于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產規范企業生產行為的通知》,要求所有煤礦年度原煤產量不得超過登記公布生產能力,月度不得超月均計劃110%;所有未經核準但已建成并組織生產的煤礦一律停產;所有未取得采礦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煤礦,不得投入生產。并希望通過壓縮供給來調節供需狀況,緩煤市低迷局面。
第二部分行情走勢分析
一、九月期貨價格成交重心下移
受需求低迷、鋼材價格下跌影響,疊加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焦煤焦炭價格成交重心持續下移。截止9月末,焦炭501合約價格跌至1050元/噸,跌幅約5%,焦煤價格跌至777元/噸,跌幅約2%。整體走勢維持在布林通道下軌范圍內運行。
二、期現價差分析
焦炭、焦煤期現價差日趨合理。經歷了3年多的運行,焦炭期貨市場日漸成熟,套利操作已逐漸驅使期現價差持續穩定在較合理范圍內運行。但受現貨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低迷影響,期貨整體持續維持在貼水格局中。9月份,焦炭主力合約整體貼水幅度在26元/噸附近。
(二)國內煉焦煤產量穩定
9月煉焦精煤產量4870萬噸,環比增幅為0.35%,產量增速呈放緩態勢;煉焦煤總供給量為5253.78萬噸,同比-4.17%,環比-1.94%;煉焦煤總需求量5307.5萬噸,同比增長1.05%,環比-1.28%,供需缺口較前期小幅拉寬,呈微利式供小于求,原料生產面小幅受控收縮,需求端連續兩月保持平穩,整體預期較樂觀。
(三)八月煉焦煤進口量繼續下滑
2014年8月中國煉焦煤進口總量383.54萬噸,較7月環比下降24.04%,較去年同期下降34.75%,1-8月我國煉焦煤累計進口3983.25萬噸,同比下降3.31%。煉焦煤進口量下滑,除受需求不足影響外,國內煤價下跌導致的進口煤價格優勢縮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消費量增幅非常有效甚至下滑背景下,進口煤穩定對國內煤炭價格仍將產生較大沖擊,繼續看好供給面收縮。
(五)終端企業庫存偏低
9份,國內鋼廠、獨立焦化廠煉焦煤庫存維持偏低水平嗎,但呈現回升態勢。從庫存與價格歷史走勢圖看,價格上漲往往伴隨著庫存回升,而價格低點往往也是庫存低點,這是市場“買漲不買跌”的慣性所致。從目前煉焦煤市場供需形勢看,價格暫穩,終端采購需求有所復蘇,煉焦煤市場去庫存過程較為順利。
(六)中間環節庫存持續下滑
與下游需求企業庫存回升不同,9月份以來,港口庫存煉焦煤庫存持續下滑,說明中間環節去庫存較為順暢,需求有所復蘇,市場呈好轉態勢。
二、焦炭市場供應過剩瓶頸難破
(一)8月焦炭產量環比回落
8月焦炭產量3992萬噸,同比增長1.4%;1-8月焦炭累計產量3.14億噸,同比下降0.3%。月度焦炭產量依然創歷史新高。
受制于產量的持續高企,現貨價格持續下跌,創近8年來歷史新低。9月,國內個別地區焦炭價格小幅上漲,但不成氣候,市場整體維持在穩定格局中。目前,焦炭市場年內筑底基本完成,中期內,市場有望小幅好轉,但不具備短期大幅回升可能,10月份市場仍以穩為主。
4月以來,在現貨價格整體平穩背景下,為加速資金周轉,焦化企業開工率呈回升態勢。9月份,大型焦化企業開工率維持在9成附近,200萬噸以下產量焦化企業開工率維持在75%附近。
(五)市場去庫存已經開始
1-8月份,港口焦炭庫存持續攀升,最高一度觸及300萬噸左右。9月份,港口庫存開始持續下滑,至月底降至267萬噸左右。港口庫存開始下滑,原因在于:一方面國內下游需求好轉;另一方面,出口回升。
(六)焦炭價格下跌周期中小平臺回升
在經濟調結構背景下,從大邏輯看,2014年下半年焦炭市場難以出現大的做多機會。主要關注4季度焦炭市場短期補庫存周期下的小平臺回升機會。3季度,下游進入需求淡季,產量過剩、庫存高企背景下焦炭市場仍維持弱勢格局。四季度,下游鋼廠原材料冬儲,焦炭價格有望小幅抬升,時間窗口集中在十月初,而兩個月的階段性冬儲結束后,焦炭價格可能再度步入下行通道。
焦炭市場是季節性效應較明顯的行業之一。從最近7年的歷史數據看,焦炭市場季節性效應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3月份后,焦炭市場需求啟動,價格上漲概率較大;二是進入盛夏之后,焦炭需求量與產量同步小幅下滑,價格以下跌為主,并持續處于相對低位;三是進入11月份后,焦炭價格會持續回升,并一直延續到春節后一個月左右。但漲跌幅度上會因供求格局不同有較大差異。
自2012年開始,焦炭季節性特征弱化:一是7、8月份消費旺季,價格有回升;二是四季度“冬儲”行情表現不明顯。建議將庫存周期波動與季節性效應向結合,把握波段投資機會。
第四部分行情展望
在經濟下滑疊加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從大邏輯看,焦炭市場難以出現大的做多機會。但從短周期走勢看,市場階段性補庫存可能提升短期需求,煤價將出現階段性的小平臺回升。
在供給相對缺乏彈性的情況下,10月份焦煤焦炭市場年內周期將表現的更加明顯,預計需求回暖和救市政策的密集出臺將主導未來一段時間煤市節奏。但是,考慮到宏觀弱勢、進口煤依然充足等負面變量的影響,反彈高度將受到壓制。預計期貨市場價格重心可能抬升至1120-1150元/噸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