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叫停PE掛牌新三板的消息終于在上周五被證實。據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透露,PE面臨的不僅僅是被暫停掛牌,證監會還將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證監會“封殺”PE可能不僅僅是因為融資抽血過于嚴重那么簡單,已經掛牌新三板的PE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對私募圈造成了干擾……
近30家企業受影響
12月25日上午,方星海在新聞吹風會上表示,已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和融資,前期關于暫停PE掛牌新三板的消息正式被證實。而據接近股轉系統的人士透露,股權投資基金類企業的掛牌已經全部暫停,相關媒體報道所稱的融資租賃等金融機構并未受到影響。“主要是指自己沒有資產,一邊募集資金一邊投放的基金管理人,主要就是PE等投資類機構”,該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據券商人士透露,已經審核但未掛牌的項目,需要新三板請示證監會。這不得不讓人想起剛剛拿到準入證的天星資本,自12月14日公司收到股轉系統同意掛牌的函后,天星資本至今仍未發布掛牌交易的公告,恐怕難在年內完成掛牌。盡管掛牌時間可能被拖延,但終究拿到了準入證,因此,受此次暫緩PE掛牌影響最大的不是天星資本,而是已經完成股改且正在審核狀態的企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有近30家PE企業正在排隊掛牌,除了中信資本(天津)、東方富海等知名PE機構會受到影響外,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以及蔡文勝的隆領資本恐怕也難逃厄運。
或因融資過于任性
對于PE遭到封殺的原因,有人認為是融資吸血嚴重,亦有人稱是因為估值過高。
證監會上周五的表態使主要原因被揭曉。據證監會市場部主任霍達稱,在暫停PE機構新三板掛牌和融資的同時,還將對已掛牌PE前期的融資情況進行調查,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PE融資金額及投向,了解相關融資“究竟是不是投到實體經濟”,并根據調研結果進一步明確這類機構在新三板掛牌的監管安排。
巨頭PE在新三板的瘋狂抽血早已引起了市場人士的不滿。國慶前,新三板掛牌公司聯創永宣曾公開過一份增發計劃,公司擬以每股350元的價格定向增發4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4億元。350元/股的發行價第一時間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面對已掛牌PE的巨大胃口,有人開始計算,掛牌以來九鼎投資3次募資已經拿走了約150億元,中科招商的募集資金也已經超過了100億元。而就在此刻,中科招商和九鼎投資還各有30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在進行中,此外,在中科招商定增八字尚未有一撇之時,又推出了90億元的公司債。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僅12家PE機構在新三板融資額已經達到300億元,占新三板發行融資總額的27.03%。
復牌尚需時日
在業內人士看來,PE機構的問題不僅僅這么簡單,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掛牌后,部分PE采用了轉股及增發的方式迅速擴充股本,甚至采用協議轉讓的方式在暗地里操縱股價,使得估值虛高,這并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某些PE還存在信息披露不規范,甚至誤導投資人的行為。
盡管存在種種不足,仍然有人認為證監會的動作來得太快了。“這種限制應該再等等,因為中國要培養自己的全球有競爭力的PE機構,就不應該在小池子里說這不行、那不行,要在市場當中競爭,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新三板。”一家掛牌PE的副總裁表示。
“現在新三板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制造型、創新型的企業,這些PE機構屬于金融類的企業,在信息披露上應該有所不同。目前,已經有多位大佬進京公關,證監會應該不會對PE機構一竿子打死。面對PE機構越來越快的腳步,監管層需要調整監管思路并制定相應的規則,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恢復正常。”一位新三板研究人士表示,“估計屆時會有區別于其他機構的掛牌、信披細則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