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三菱化學已經關閉其位于日本東部的其中一座乙烯裝置,住友化學和旭化成也將在2015年和2016年關閉兩座,甚至更多乙烯裝置。盡管如此,據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METI)預測,截至2020年,日本石化產品乙烯過剩產能仍將達170萬噸/年。
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METI已兩次呼吁日本煉油工業減產,但并未強制實行。日本一些老化的裂解裝置(將石腦油裂解成乙烯以及其他塑料原料),仍一直在與韓國和新加坡新近建立的一些產能更大、效率更高的裝置相競爭。
日本政府強制減少國內石化產品產能
美國和中國也將有新產能投產,進一步威脅亞洲地區的石化產品利潤。美國生產商充分利用頁巖氣帶來的廉價優勢和充足供應,預計至2020年,其新增乙烷裂解裝置產能將達1100萬噸。
正如MRC早前報道,在2014年11月初,出光興產開始重啟其位于日本西部的德山裝置,該石腦油裂解裝置產能為68.7萬噸/年。此前,出光興產對該裝置展開為期45天的定期檢修工作,檢修結束后于10月24日重啟,卻在重啟之時遭遇意外而停車。
日本政府敦促國內石化產品制造商自行關閉或減少乙烯產能,以此應對本地市場對塑料和合成纖維需求的下降,以及低價進口產品的涌入。
此前一些日本石化產品制造商就已計劃關停部分乙烯裝置,加上政府的推動,將導致國內石腦油需求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