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昨日,執法人員接到舉報查處了位于新大洲大道附近的玉洲路B8號有一家原本已經荒廢的工廠。據了解,該廠是沒有取得環評等合法手續的“黑廠”,在大型違建鐵棚里不分晝夜地加工生產塑料制品,導致整條玉洲路每天都飄著黑煙,刺鼻的氣味飄進村里,居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塑料制品“黑廠”嚴重擾民被勒令拆除
海口瓊山區環境監察局局長陳長華表示,該塑料制品生產廠家沒有辦理環保相關的手續,瓊山區環境監察局準備與瓊山區城管局聯合執法,對加工廠進行查處,盡快拆除違建。
村民:“黑”塑料加工廠藏身村里,不分晝夜生產
昨日,海口瓊山區儒傳村的部分村民反映,從儒傳村的玉洲路路口進去約1公里,有一家原本已荒廢的工廠,從今年開始,有人把工廠重新裝修了起來,并購置了大量設備,開始不分晝夜地加工生產塑料制品。“這家塑料加工廠是沒有通過環評的"黑廠",當初是怎么辦起來的?又為何沒有來查處拆除?”村民提出質疑,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介入調查。
城管部門:2000多平米的鐵棚廠房屬違建,已搭建多年
昨日上午,海口瓊山區城管局局長何曉濤接到投訴后十分重視,立即指派執法人員趕到現場調查。上午10時許,記者跟隨瓊山區城管局國土規劃監察大隊的執法人員來到現場。記者看到,該塑料廠門口沒有任何招牌,只寫著一個B8的編號,大鐵棚內,多臺大型機器正在加工生產塑料制品,現場已經生產好的塑料筐已堆積成山。工人告訴記者,這個工廠剛開張一個多月,主要生產裝蔬果的塑料筐。
監察大隊大隊長林仕鋒要求工人提供報建手續,但工人稱老板不在廠里,他們不知情。“我們向當地村干部了解到,這些大鐵棚廠房已搭建多年了,沒有相關報建手續,屬于違建,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林仕鋒介紹,這些大鐵棚以前屬于一家軋鋼廠,由于政府準備征收這里建設三角梅主題公園,所以去年要求軋鋼廠停工。
隨后,城管執法人員向塑料廠下發了《責令限制改正通知書》,責令該塑料廠5月20日前自行拆除違法建筑,清理場地并恢復原狀,自行搬離現場。同時,執法人員還下發了《責令停止違法(章)行為通知書》,要求違建業主立即停止違法行為,聽候處理,如繼續強行進行該違法行為,城管部門將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予以從重處罰。
環保部門:加工廠沒有辦理環保相關手續,將聯合城管執法
昨日上午,海口市環境監察局局長曾輝也安排了瓊山區環境監察局局長陳長華帶領環保執法人員前往現場調查。“我們也是接到投訴才知道這里有一家塑料加工廠在生產,由于地點比較隱蔽,之前的確沒有發現。”陳長華表示,經過現場調查,沒有發現該塑料廠朝外排放黑煙和廢水等,但氣味肯定會有一些。
隨后,環保執法人員現場向該塑料廠下達了《協助調查通知書》:經初步調查,該塑料加工廠涉嫌環保審批手續不全,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限該塑料廠在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到瓊山區環境監察局接受詢問、協助調查,并提供“環保審批材料”、“工商營業執法”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等相關資料。
“如果沒有辦理環評手續就進行加工生產塑料產品,我們將下發通知書責令其立即停產,同時處以10萬元以下罰款。”陳長華說,現在政府部門對一些污染性質的加工產業監管十分嚴厲,一旦發現將從嚴查處。
昨日下午,陳長華告訴記者,經過環保執法人員調查得知,該塑料制品生產廠家沒有辦理環保相關手續,瓊山區環境監察局準備與瓊山區城管局聯合執法,對這家無環保手續、在違建中私自開業的塑料加工廠進行查處,并盡快拆除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