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08年6月1日全國范圍內執行“限塑令”以來,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于節約石油84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00萬噸。但由于傳統習慣的慣性,目前我國購物袋每年的使用量仍達到80萬噸。
六大舉措助力推廣生物基與生物降解塑料
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也給出了這樣的數據:“我國每年生產各類塑料制品近8000萬噸,占世界消費總量3億噸的25%以上,是世界第一生產消費大國。
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仍是”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克服白色污染,大力提倡生物基與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廣與應用,將是綠色發展的一場深刻變革。
“推廣生物基與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是國家倡導綠色發展的需要,將有效推進生態文明社會建設。”今年,唐一林把大力推廣生物降解塑料袋,逐步克服白色污染的建議帶上兩會。
為貫徹黨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要求,響應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強烈呼聲,加快生物基與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的轉型升級與發展。唐一林建議,應從以下六方面做好推廣生物基與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作。
第一,要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
支持非糧,尤其以植物秸稈和木質素等為原料的生物基及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降低生產成本,縮小與通用塑料間的價格差距。
第二,要加強對傳統塑料產品的回收和管理。
增加回收稅,用以反哺生物基及生物降解塑料產業,促進其發展和推廣。進一步完善現有法律法規,對嚴重污染環境的傳統塑料制品完全禁止生產和利用。
第三,要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包裝細則和規范要求。
借鑒國內外經驗,制定垃圾分類收費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分類和包裝物,提高其收費標準。費用由垃圾資源化企業收取,促進其健康發展。
第四,加強生物基及生物降解塑料的認證和標識管理。
科學制定產品認證程序和要求,更好地依托國內甚至國外有資質的檢測認證機構,規避第三方機構尋租,防止”假冒偽劣“.
第五,完善現有的國家和行業標準。
環保部和科技部門應盡快研究并制定出能夠反映產品綠色低碳循環等性能的關鍵指標。
第六,全國人大進行專項立法。
強制推行生物基及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的目錄,定期向社會公告并實行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