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6月26日)國泰君安分析師任澤平等在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7月份后導致利率上行的大多數因素將消失,1個月期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將逐步回落,但短期資金面邊際趨緊。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市場貨幣供給處于較高水平,常規性上交財政收入等引起的需求消失,IPO的新資金已回流。且中國經濟也面臨下行風險,加之銀行惜貸以及期限錯配問題弱化。與此同時,美聯儲(Fed)升息的預期影響仍發揮一定影響作用。
報告進一步指出,市場對中國經濟企穩的預期和流動性陷阱的擔憂,可能令央行放寬貨幣政策的方向基本保持不變,但放寬的節奏放緩,且工具有所調整,對市場形成壓力。
報告還指出,短期來看,當前中國難以扭轉物價通縮局面,預計中國央行(PBOC)降準降息概率下降,且料將轉向PSL等定向寬松舉措。
自6月美國FOMC貨幣政策會議之后,市場對美聯儲(Fed)升息的預期升溫,人民幣流出壓力逐漸加大。
此外,時隔逾兩個月后,中國央行于本周四(6月25日)重啟7天期逆回購,并大幅下調操作利率至2.7%,為歷史記錄以來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