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原油市場大幅震蕩、‘三桶油’及石化產業各子行業業績出現較大分化的背景下,2016年國際油價很可能繼續低迷。”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1月6日發布2016年度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系列報告稱。
“2016年Brent、WTI兩市價差會明顯縮小。”《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主要執筆人趙魯濤預計,在供大于求的基本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將保持低位運行,漲跌幅度將延續2015年大幅漲跌態勢,若有重大突發性地緣政治風險出現,則將會在短時間對石油價格形成沖擊,促成油價上漲。2016年處于低位運行的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波動將更為頻繁、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大,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為40—50美元/桶。
趙魯濤認為,2016年國際原油市場形勢主要為六個特征:全球經濟溫和增長,但下行壓力依舊存在,主要經濟體運行分化加劇,全球石油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提振;OPEC持續推行穩產增產政策,俄羅斯減產意愿不強,美國石油產量有所下降,世界石油供給過剩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石油庫存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成為油價上漲制約因素;美元持續走強,對油價形成打壓;原油市場預期由看多轉為看空,市場預期被過剩態勢主導;大國博弈、地緣政治沖突將加大油價波動風險。
《2016年石化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主要執筆人呂鑫認為,國際油價低迷、原油產量增速放緩、石油相關產品及成品油終端需求疲軟等是左右2016年石化產業的重要因素。
石化行業一般可以細分為四個子行業,即石油生產行業、油服行業、煉油與化工行業、儲運銷售行業。面對國際國內雙重挑戰,各子行業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
“2016年油價恐延續低位震蕩,石油生產行業業績受累嚴重。受石油開采量增速下滑影響,油服行業可能繼續保持盈利,但增速放緩。受成本下降及產能過剩雙重因素影響,煉油與化工行業有望進一步擴大盈利,但空間有限。2016年成品油消費量將保持穩定小幅增長態勢,儲運銷售行業業績穩中有升。”呂鑫分析。
2014年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以及低油價背景下部分油氣資源國宏觀經濟形勢的惡化,我國企業海外油氣投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海外油氣資源國投資風險評價指數》主要執筆人曹紅博士及其團隊對全球六大區域26個代表性油氣資源國的投資風險指數分析結果顯示,2013—2014年厄瓜多爾、秘魯、哈薩克斯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等7國,油氣投資風險指數排名較高,且相對穩定,屬于低風險區域;而阿根廷、委內瑞拉、伊朗、尼日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及澳大利亞等7國,價值指數排名較靠后,屬于高風險區域。
各國2013—2014年油氣投資風險指數及排序變化情況,也揭示了近年來全球6大區域油氣投資環境格局的調整與變化。
“受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異常波動影響,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和伊朗等國,2014年投資風險明顯增加。中東和中亞—俄羅斯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投資風險變化不大,是我國海外油氣投資重點區域;中南美洲國家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大幅增長,成為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新興熱點區域,合作潛力巨大;非洲各國投資風險分化,油氣投資機遇與風險并存;亞太地區各國政局總體穩定,整體油氣投資風險上升幅度最小,應積極在該區域推動天然氣勘探開發。”曹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