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周五(10月30日)調查結果顯示,沙特和伊拉克原油產量10月份出現下降,這抵消了OPEC中非洲成員國的產量增長,進而影響到該組織總體原油產量,錄得10月份環比小幅下降。
OPEC此次的產量下降對油價的提振作用并不能立刻顯效,因該組織目前的產量依然接近紀錄高位。
此次調查基于船運數據、原油公司數據、OPEC官方資料以及能源咨詢公司信息。具體結果顯示,10月份OPEC日均原油產量為3164萬桶,略低于9月份日均產量3176萬桶。
盡管如此,OPEC當前日均產量較2014年11月時依然增加了近150萬桶,因該組織推行高產策略來捍衛市場份額。雖然產量出現小幅下降,但依然接近7月份錄得3188萬桶的紀錄高位。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大宗商品全球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稱:“顯然OPEC的長期策略已經初見成效,最終OPEC的策略將為油價在數年時間內維持在高位創造條件。”
更多資料顯示,10月份OPEC產量下降主要是受沙特產量下降的影響,該國國內電廠和煉油廠原油消耗量出現萎縮。
沙特原油行業消息人士稱:“原油供應量已經下降,雖然出口量有所增加,但這不過是將國內剩余原油進行了轉移。”
10月份沙特原油日均產量為1010萬桶,略低于6月份觸及的紀錄高位1056萬桶。
船運信息顯示,伊拉克南部主要港口原油出口量在本月頭27天內錄得紀錄高位每日310萬桶,不過最近數日受天氣影響開始放緩,而伊拉克受庫爾德地區政府控制的北部港口10月份出口量則小幅下滑。
此外,OPEC兩大西非成員國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的原油產量在10月份獲得小幅提升。利比亞的原油產量也實現小幅增長。
但是,伊朗石油部長尚甘尼(Bijan Zanganeh)于周六(10月31日)表示,將在今年12月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上,正式通知該組織其他成員——在2016年初制裁解除時將其原油日產量提高50萬桶,以奪回其原有市場份額。因此,總體來說,歐佩克原油產量短期仍將高居不下,供應過剩暫難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