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PBOC)網站周一(10月26日)刊登新聞稿稱,此次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標志著中國的利率管制已經基本放開,改革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利率市場化進入新的階段。今后,央行仍將在一段時期內繼續公布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待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傳導和調控機制建立健全后,將不再公布存貸款基準利率。
央行并解釋稱,本次降息主要是需要通過適當下調名義利率來使實際利率回歸合理水平,促進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而降準則主要是應對外匯占款減少所產生的流動性缺口,滿足經濟增長對流動性的正常需要。
央行表示此次降息降準顯然都是很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并不是QE。中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的約束,名義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此外存款準備金率也相對較高,因此當前在需要增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的時候,利率工具及準備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間,降準措施也不直接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屬于非常規的QE措施。
同時,央行還將通過發揮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督促金融機構提高自主定價能力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
央行稱,中國利率市場化核心就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央行的利率調控將更加倚重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和傳導機制。
具體而言,就是要構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以此引導和調控整個市場利率。同時,加快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使各種金融產品都有其市場定價基準,在基準利率上加點形成差異化的利率定價。
中國央行周五宣布降息、降準及定向降準,并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從而基本放開利率管制,下一步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強預調微調,為經濟營造松緊適度的貨幣條件。
中國銀行間市場早盤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跌約5個基點(BP),中國銀行間市場早盤利率互換(IRS)一度跌約8個BP,隨后略縮減跌幅。